2024-12-24 · (3)讨论了提高配位化合物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方法,包括工作电位、容量、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4)总结了金属-有机框架的结构和孔特点及其在固态电解质材料中的潜力。07 Coord em.Rev.:MOFs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合成策略及其潜在应用
本文介绍合金材料的电化学性质,综述近年来合金材料在锂金属负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最高后梳理合金材料在锂金属负极中应用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等建议。
2024年11月11日 · 近日,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张宁教授课题组在可充水系锌电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工作"Superhydrophobic and robust hetero-metal-polymer hybrid interphase enables deep-cycling zinc metal anodes"以河北大学为第一名通讯单位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Energy
2 天之前 · 锂离子电池(LIBs )已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而提高电池性能的核心是构筑高性能的电极材料。然而,传统的过渡金属负极和石墨负极材料已经接近性能极限。硅基负极具有优秀
2024年5月11日 · 在本研究中,我们聚焦于固态锂金属电池所面临的高界面电荷转移阻抗以及不受控的锂枝晶生长等界面问题,提出了在刚性棒状聚合物(PBDT)的磺酸基周围自组装富锂离子纳米团簇的设计策略,一方面促进了锂的均匀沉积从而阻止锂枝晶的生长,另一方面通过 2
2 天之前 · 图1 室温液态金属基液流电池结构及性能 该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展现出与传统汽油加注相媲美的超快充电能力(<5分钟)。相比于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和其替代技术,室温液态金属基液流电池还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1)高安全方位性:采用水系电解质,显著降低热失控风险;
2020年10月1日 · 摘要: 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具有比表面积较大、孔径可调、制备容易、结构与功能多样性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能源转化与储存领域。 其中独特的核壳结构材料由于表面修饰的作用往往更能表现出内核与壳层之间的协同作用。 本文介绍了核壳结构MOFs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发展现状,并重点综述其衍生物(多孔碳材料、金属氧化物、金属硫/硒化物
2020年7月20日 · 本文分析了金属锂电池界面的主要挑战,结合金属锂界面的成核模型,总结了MOF及其衍生材料在解决锂金属负极界面、隔膜界面、以及正负极界面稳定性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作用机理,为解决高比能金属锂电池界面失稳问题提供了解决途径,并展望了
2 天之前 · 团队负责人刘美男教授为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引进的学术带头人,所负责的先进的技术储能材料与器件团队依托于 学院与 省部共建特色金属材料与组合结构全方位寿命安全方位国家重点实验室,针对当前锂电池在实际应用中环境适应性差等众多问题,如低温电池衰减快,高温
2024-12-24 · 基于CC3多孔有机笼(POC)的新型准固态电解质(QSSE)通过空腔诱导的阴离子捕获效应,有效调节了离子传输,提升了锂金属电池(LMBs)的寿命。 CC3的空腔限制了阴离子移动,促进了锂离子的自由传输,实现了0.67的高锂离子传输数。
对我们的先进光伏储能解决方案感兴趣吗?请致电或发消息给我们以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