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5日 · 综述了近年来纳米结构尖晶石型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LiMn2O4、LiNi0.5Mn1.5O4和Li4Ti5O12)的研究进展,重点对纳米结构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总结
2010年5月28日 · 摘要: 纳米储锂电极材料由于奇特的纳米效应与动力学优势,为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尺寸效应、形貌效应以及电极材料碳包覆的作用;并以作者的近期研究为主,着重讨论了几种"动力学稳定"的纳微结构电极
1994年11月3日 · 高效二次电池材料及关键技术是信息处理、移动通讯、移动办公、电动车辆、电动工具、先进的技术武器、空间卫星、后备电源、电网调峰和分散能源技术等国家重大战略技术的重要支撑材料与技术,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20年2月27日 · 基于对结构功能的深入分析,我们已经实现了电极纳米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设计和调整,包括金属氧化物阳极(如Co3O4、MnO)和富锂氧化物、NCM 和层状/尖晶石异质结构纳米材料的阴极。
2023年12月19日 · 纳米结构二氧化钛(TiO 2 )作为锂电池电极材料以及现有和潜在的技术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因为它们被认为作为负极比石墨更安全方位。 由于其潜力,它们的应用已扩展到正极,以努力开发更安全方位的电池,并使用地球上丰富的阳极和阴极材料。
本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名部分,制备锂离子电池正负极纳米材料,通过喷墨打印的方法制成薄膜电极,并对纳米材料及超薄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的表征和深入的研究.第二部分,通过对Li_4Ti_5O_(12)材料的结构调整,以及与碳纳米管复合两种方法,提高它的大电流充放电
2020年5月22日 ·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不同基底的具有纳米结构的无粘结剂电极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并从产业化的角度(生产成本、活性物质负载量、容量、机械强度和柔韧性等特征)总结讨论了无粘结剂电极中各种基底优势与挑战,1)基于金属材料基底的无粘结剂电极
2012年11月16日 · 通过系统研究,他们发现各种纳米碳结构单元(纳米碳颗粒、纳米碳管、石墨烯、纳米多孔碳等)形成的具有纳米通道的三维导电网络,不但可以有效分散活性电极材料纳米颗粒、防止其团聚,还可以高速输送锂离子和电子到每个活性纳米颗粒表面
2022年7月10日 · 纳米结构电极在高倍率容量、功率密度、更高的锂溶解度和质量比容量、减少记忆效应以及优秀的断裂韧性和抗疲劳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尽管取得了这些进步的步伐,但到目前为止,工业界却一直抵制大规模市场化采用和直接(一对一)用纳米结构电极替代微结构电极。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首次循环库仑效率低(first-cycle Coulombic efficiency)、体积性能差和质
2012年11月16日 · 通过系统研究,他们发现各种纳米碳结构单元(纳米碳颗粒、纳米碳管、石墨烯、纳米多孔碳等)形成的具有纳米通道的三维导电网络,不但可以有效分散活性电极材料纳米颗粒、防止其团聚,还可以高速输送锂离子和电子到每个活性纳米颗粒表面
对我们的先进光伏储能解决方案感兴趣吗?请致电或发消息给我们以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