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Micro Letters | 用于高性能锂金属电池的非对

2024年3月31日 · 基于纳米多孔材料的准固态电解质 (QSEs) 是构建高性能锂金属电池 (LMBs) 的有前景的候选材料。 然而,同时提高束缚在多孔材料中的液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 (σ) 和锂离子传输数 (t ₊ ) 仍然具有挑战性。

西南交通大学陈元正团队|设计高储能锂离子新型二维多孔碳 ...

2022年3月21日 · 结合多种第一名性原理计算方法,针对候选结构中能量稳定的新型多孔 a-C3N2框架结构进行了系统电极物性研究(图 3),分析报道了它作为金属锂离子

新型分级多孔碳基储能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学位-万方数据 ...

锂离子电池作为绿色能源体系,具有循环寿命长、能量密度高、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最高受欢迎的选择。本文围绕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进行研究,首先使用一步活化法制备

三维大孔/介孔碳-碳化钛复合材料用于无枝晶锂金属负极

2021年5月13日 · 随着电动汽车和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发展,锂离子电池已经走入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1-5。然而,目前商用的锂离子电池体系正极和负极材料分别是磷酸铁锂(LiFePO 4,LFP)和石墨,能量密度仅为150–180 Wh∙kg −1,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续航需求。因此,开发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电极材料是十分必要的 6-9。

MOFs及其衍生物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的研究进展

2020年9月1日 · 人们在探寻性能更优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时,发现具有多孔以及大比表面积特性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 及其相应的衍生物相比传统电极材料,在提高锂离子扩散速率、缓解体积变化和确保循环稳定性方面具备更好的优势,因此,MOFs及其衍生

华南师范大学郑奇峰等:具有空腔诱导阴离子捕获效应的多孔 ...

21 小时之前 · 基于CC3多孔有机笼(POC)的新型准固态电解质(QSSE)通过空腔诱导的阴离子捕获效应,有效调节了离子传输,提升了锂金属电池(LMBs)的寿命。CC3的空腔限制了阴离子移

Chem. Soc. Rev.综述-用于锂化学电池的多孔有机聚合物 ...

2022年3月30日 ·  多孔有机聚合物(POPs)是一类具有高化学吸收率和高离子电导率等独特物理化学特性且性质可调的材料,在锂化学电池中可作为电极材料、渗透选择膜、离子导体、界面稳定剂和合成多孔碳材料的功能前驱体。基于其晶体结构特征,新兴的

科学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林 ...

2024年12月17日 · 一、研究背景 硅基材料有望成为下一代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硅自身严重的体积膨胀会导致电极结构的破裂,从而其实际应用受限。利用微米级硅颗粒作为原始材料自上而下合成多孔硅是一种有效改善硅负极的电化学性能的方法。

浙江大学吴浩斌等:用于高性能锂金属电池的非对称

2024年4月1日 · 基于纳米多孔材料的准固态电解质(QSEs)是构建高性能锂金属电池(LMBs)的有前景的候选材料。然而,同时提高束缚在多孔材料中的液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σ)和锂离子传输数(t₊)仍然具有挑战性。在此,浙江大学吴浩斌等

多孔碳纤维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设计、构筑与性能研究 ...

随着智能可穿戴电子器件和新能源汽车等产品的快速发展,轻薄、便携和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LIBs)又一次受到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大多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采用传统的碳材料,其较低的能量密度严重影响了设备的续航时间。近年来,过渡金属化合物因其高的能量密度被认为是极具研

课题组三位博士在锂离子电池电极关键材料研究中取得重要 ...

2024年12月13日 · 锂 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 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1912年 锂金属电池 最高早由 Gilbert N. Lewis提出,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约翰·B·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等以表彰他们对发明锂离子电池做出的贡献。锂电池可分为锂

3类锂离子电池多孔电极模型比较研究及电池正向设计应用

2021年10月4日 · 锂离子电池的电极由活性物质、黏结剂、导电剂等多种固相材料及灌注其孔隙间的液态电解质组成。通过优化电极的微观多孔结构可提高电池内部锂离子与电子两类主要载流子的有效传输速率,从而有效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基于多孔电极模型的正向设计方法正逐渐取代传统的试错方法被

过渡金属氧化物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设计及性能研究 ...

摘要: 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许多可再生能源在本质上是间歇性的,因此能源的储存必须作为解决能源方案的一部分.与其他技术相比,锂离子电池是当今增长最高快的储能系统.因此,提高它们的储能能力是现代许多应用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负极材料通常对

《AEM》多孔电极建模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2022年7月19日 · 随着锂离子电池 (LIB) 的快速发展,电池建模变得越来越重要。多孔电极模型将电池性能与内部物理和(电)化学过程联系起来,是科学研究和工程领域最高常用的模型之一。自 1990 年代 Newman及其同事首次实施以来,多孔…

MOF衍生多孔碳基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锂离子电容器负

2024年9月14日 · 随后总结了MOF衍生多孔碳基材料在锂离子电容器中的应用进展,提出了与其他碳材料进行复合或掺杂改性是实现高功率密度、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容器负极材料的重要途径,最高后对MOF衍生碳基电极材料的发展前景予以

三维多孔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全方位固态电池的研究 ...

三维多孔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全方位 固态电池的研究 来自 掌桥科研 喜欢 0 阅读量: 224 作者 ...,因此阻碍了其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此外,随着LIBs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方位性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固态锂金属电池因其更高的能量输出和更好的

锂离子电池用多孔电极结构设计及制备技术进展

2021年1月7日 · 电子导电网络与离子传输网络受到多孔电极结构参数的影响,即孔隙率、孔径大小与分布、曲折度及电极组分分布等电极的微观结构参数是决定电极及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 良

AM综述: 先进的技术基底材料构建锂离子电池无粘结剂纳米结构电极

2020年5月22日 ·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不同基底的具有纳米结构的无粘结剂电极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并从产业化的角度(生产成本、活性物质负载量、容量、机械强度和柔韧性等特征)总结讨论了无粘结剂电极中各种基底优势与挑战,1)基于金属材料基底的无粘结剂电极

锂离子电池三维多孔硅/银复合材料负极设计及性能

2018年5月21日 · 上海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 200444 收稿日期:2018-05-21 出版日期:2021-02-28 发布日期:2020-01-31 通讯作者: 白瑞成 E-mail:rcbai@shu .cn 作者简介:白瑞成(1967---), 男,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博士, 研究方向为先进的技术复合材料.

基于ZIF-8的三维网络硅碳复合材料锂离子电池性能研究

2021年12月3日 · 锂离子电池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但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及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 理论比容量较低的传统石墨负极(372 mAh/g)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基于此, 本工作设计并制备了一种Zn基金属有机物框架(ZIF-8)衍生的三维网络状硅碳(Si@NC)复合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

EEM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窦辉&张校刚教授:铜配位金属共价 ...

2024-12-24  · 锂离子电池(LIBs )已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而提高电池性能的核心是构筑高性能的电极材料。然而,传统的过渡

工学院孙强教授研究组在拓扑半金属碳锂离子电池材料研究 ...

2017年1月16日 · 多孔碳因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多的锂离子吸附位点一直是人们寻找高比容量负极材料的热点,但多孔碳储锂也有其固有的缺点:(1)多孔化会在材料中形成大量无序的缺陷,降低材料的导电性,进而影响电池的倍率性能。

多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作为锂金属负极保护层助力长寿命锂 ...

2020年12月15日 · 多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作为锂金属负极保护层助力长寿命锂氧气电池 于越 a,b, ... 能源储存系统中,锂氧气电池以其高达3500 Wh·kg-1 的理论能量密度有望在性能上超越商用锂离子电池.然而,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金属锂不可控的枝晶生长和严重的

告诉我们您的需求

希望您能联系我们

对我们的先进光伏储能解决方案感兴趣吗?请致电或发消息给我们以获取更多信息。

  • 中国北京市昌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