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5日 · 本发明涉及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孔碳材料、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背景技术、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移动设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影响锂离子电池的电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负极材料。现有的商用负极材料包括中间相碳微球和改性石墨,但存在理论储锂容量较低,易发生
摘要: 本文对三种具有纳米结构的负极材料:球形硬碳材料(HCS)、Cr2O3基负极材料以及层状结构的过渡金属氧化物K2Ti8O17纳米线的储锂性能以及储锂机理进行了研究。
2022年11月29日 · ①微孔为材料提供了高比表面积以增强电荷存储能力,从而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容量; ②介孔为电解质离子的传输提供了快速通道,改善电解质渗透; ③大孔为电解质离子提
2023年4月1日 · 本文系统总结了多孔硅基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研究进展,旨在深入探讨其在储能领域的应用潜力。 首先,按照锂离子存储机制,分析了体相硅和多孔硅材料的区别,并指明了后者的显著优势。 随后依次介绍了"自上而下"
2023年11月10日 · 采用温和活化的方法在石墨表面包覆一层无定形炭。锂离子可以利用无定形炭的微孔 ... JB/T 12553-2015:这是中国机械行业标准,针对锂电池负极材料 包覆物的测试标准,涵盖了包覆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测试。ASTM D3273-2017:这是美国材料
摘要: 目前,商用的锂离子电池主要采用石墨及改性石墨作为负极材料.尽管石墨有许多优点,比如接近锂金属电位的平台,较小的体积膨胀和较高的可逆容量.但是在高倍率充放电时会沉积金属锂形成"锂枝晶",容易引起短路而发生爆炸的危险.改善石墨材料作为大型锂离子电池的不足,或者开发具有
本文对三种具有纳米结构的负极材料:球形硬碳材料(HCS)、Cr2O3基负极材料以及层状结构的过渡金属氧化物K2Ti8O17纳米线的储锂性能以及储锂机理进行了研究。 深入研究了球形硬碳材料(HCS)的储锂性能及储锂机理。首先使用普通水热法和反胶束水热法制备了两种具有不同微孔结构的硬炭球,研究了微孔
2019年1月11日 · 陕师大蒋加兴教授和天津大学许运华教授团队在共轭微孔聚合物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 取得新进展 2019-01-11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共轭聚合物 微孔聚合物 钾离子电池 有限的锂资源使得传统的锂离子电池技术在满足全方位球日益增长的储能
2020年6月16日 · 石墨材料表面微孔的存在可以增加Li+的扩散通道,减小Li+的扩散阻力,从而有效提高材料的倍率性能。 将石墨置于强碱(KOH)水溶液中蚀刻,后在氮气气氛中800℃下退火
2016年1月7日 · HUJin等人"3制备了不同微孔的硬碳,结果 表明,小尺寸微孔的材料具有高的嵌锂电位,其容 量较高,而大尺寸微孔的材料具有较好的倍率性 能,因此可以根据需要制备不同尺寸的微孔硬碳 材料. 由于石墨烯层的任意堆积,硬碳材料中的锂
2019年7月30日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PPT课件-钛酸锂作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国外:日本石原产业应用了以湿法反应为基 础的粉体合成技术 ... 充放电效率 提高,去除了活性高的缺陷结构,提高了石墨结构的稳定性, 增加了纳米级微孔及通道数目
2022年11月7日 · 软碳具有倍率性能好、储锂容量高、与电解液相容性好等优点,是快充型锂离子电池理想的负极材料。通过造孔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软碳的储锂能力,增加其可逆容量,但目前缺少对孔结构与其电化学性能相关性的系统性
摘要: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且无记忆效应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中.近几年,电动设备的发展对锂离子电池的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电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性能提高的决定性因素.在负极材料方面,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理论容量(372mAh
2020年6月16日 · 石墨的表面孔隙结构是决定电池嵌锂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石墨材料表面微孔的存在可以增加Li+的扩散通道,减小Li+的扩散阻力,从而有效提高材料的倍率性能。 将石墨置于强碱(KOH)水溶液中蚀刻,后在氮气气氛中800℃下退火处理,使其表面产生纳米
Ou 等以火焰法制备的氧化硅为模板制备了多级孔碳材料,所得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微孔-介孔-大孔的多级孔结构,这些特征都非常有利于锂离子的扩散和电子的传输,用作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时表现出优秀的电化学性能,37.2mA/g 电流密度下可逆容量为 1332mA·h/g,电流密度增加到
2015年5月12日 · 硬碳最高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有着较高的比容量,原因主要有几点:就整体而言,因为碳的结晶性不好,存在大量的缺陷,而这些缺陷可以帮助容纳锂离子;二对于某些特定的结构而言,这些硬碳材料有着较大的比表面积,富含介孔和微孔,或是相对粗糙的
2024年7月26日 · 除了石墨片层结构外,硬碳结构中还中含有许多微孔,这些微孔会在充放电时将嵌入层状结构中的锂离子吸附其中,但这些微孔也会导致首次库伦效率的降低。(4)石墨烯 除了上述材料,锂离子电池负极常用的碳-石墨类材料还有石墨烯、碳纤维等。
2017年2月28日 · 基于前期工作基础,该课题组针对钠离子电池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了磷基材料的储钠性能。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独特的结构,通过碳化制备了氮掺杂的微孔碳材料(孔径小于1 nm),并且通过磷蒸汽转化的方法,制备了氮掺杂微孔碳负载红磷的复合材料。
2022年9月29日 · 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负极材料对于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性能、充放电倍率以及低温放电性能具有影响较大的影响。从
2020年9月9日 · 低成本,良好的倍率能力和高容量的阳极材料的简便制造是开发用于实际应用的钠离子电池的关键因素。本文中,通过原位超微模板化策略合成了具有均匀超微孔的N,O共掺杂多孔碳(NOPC-UM),并被证明是高性能的钠离子存储材料。该策略的关键是采用固有的KCl作为超微模板,这会导致高温热解后
2023年11月6日 · 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需要穿过负极材料的孔径。如果孔径过小,锂离子穿过时会受到较大的阻力,导致电池的充放电速率降低。相反,如果孔径过大,锂离子穿过时可能会在材料表面发生副反应,导致电池的循环寿命缩短。
2022年6月30日 · 结果表明,两类针状焦中日本JEF针状焦是理想的软碳前驱体材料,其结构中的微孔(含量高达63%)对于储锂性能具有显著的增强作用。 首先,微孔对SEI形成反应中的电解液分解贡献较小,不会导致首次库伦效率的降
2019年2月26日 · 2 锂电池负极材料产品标准技术规范 2.1 锂离子电池对负极材料的要求 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核心部件,在应用时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①嵌锂电位低且平稳,以确保较高的输出电压;②允许较多的锂离子可逆脱
13 小时之前 · 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是含有微孔结构的配位聚合物,具有可设计的微孔结构和高的比表面积。 配位聚合物作为电极材料和固态电解质时,具有独特的储存和输运锂离子的机理,有超越传统体系电化学性能的潜力,是当前研究的前沿。
2023年11月8日 ·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封闭微孔结构钠离子电池负极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绿色环保、比表面积小和电化学性能优秀的特点。 2、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封闭微孔结构钠离
2022年12月7日 · 目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基材料、合金类材料、过渡金属氧化物及有机化合物等。 碳基材料中,硬碳材料具有结构多样、价格
6 天之前 ·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MCMB用于锂离子电池负 极材料以及其他储能材料的研究进展ꎬ着重论述了 碳结构、表界面以及复合材料等微观结构设计 对MCMB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规律ꎬ对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结构设计具 有指导意义ꎮ
2024年11月5日 · 本发明涉及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孔碳材料、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移动设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024年3月22日 · 性能使其成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理想选择。硬碳负极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在钠离子电池中,硬碳负极的应用主要体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比容量 硬碳负极材料能够提供较高的比容量,这主 要归功于其微孔结构和层状结构,使得钠离子能
2024年7月2日 · 钠离子电池(Na-ion batteries, NIBs)因资源丰富、成本低廉被认为是支撑大规模储能可持续发展、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方位的关键技术。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的发展离不开对先进的技术电极材料的研究,尤其在负极材料方面,目前可选材料相对有限。
对我们的先进光伏储能解决方案感兴趣吗?请致电或发消息给我们以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