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量电池需求下,由于钠相对于锂更加环保、价格低廉、分布广泛等优点,对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热情日益高涨。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分为含碳材料、氧化物/磷酸盐(钠嵌入材料)、钠合金/复合物等。
2023年2月1日 · 负极材料对于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性能、充放电倍率以及低温放电性能具有影响较大的影响。 其中,人造石墨负极因循环性能、安全方位性能相对占优,市占率逐年提高,长年占据主导地位,而硅基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问题极为严重,需要通过改性以及预锂化手段予以缓解,暂时无法大规模商业化,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下面我们将主要针对锂电池负极材
2018年7月26日 · 较为理想的负极材料最高少要具备以下7点条件:化学电位较低,与正极材料形成较大的电势差,从而得到高功率电池;应具备较高的循环比容量;在负极材料中Li+应该容易嵌入和脱出,具有较高的库伦效率,以至于在Li+脱嵌过程中可以有较稳定的充放电电压;有良好的电子电导率和离子电导率;有良好的稳定性,对电解质有一定的兼容性;对于材料的来源应该资源丰富,价
2023年5月16日 · 综述文章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即:(i)基于插层反应的负极材料; (ii) 合金化反应型负极材料; (iii) 基于转化反应的负极材料,根据所用材料的类型进一步分为多个小类。 在每个主要部分中,我们都讨论了其特定系统所面临的优点和挑战。 随后,对审查进行了简要总结。 最高后,讨论了更好地应用锂/钠离子电池的未来之路, 由于近年来对锂离子电池 (LIB) 进行了大量
2023年2月17日 · 通常来说,良好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应具备以下特性:①具备较高的储钠比容量;②在钠离子脱嵌过程中,结构变化尽可能小;③与电解液具备良好的兼容性,不发生副反应;④具备较高的离子迁移率、电子导电率,较好的化学稳定性、热力学稳定性;⑤具备
2018年7月22日 · 本文系统综述了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最高新研究成果,阐述了碳基材料、钛基化合物、合金材料、金属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5类负极材料的制备工艺,并分析了这些材料的性能特点:碳基材料的研发技术成熟,但比容量和倍率性能有待提高;钛基化合物的结构性能
2023年3月10日 · 负极材料起着负载钠离子的 重要作用,是钠电池的核心构成材料,直接影响到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性能、 首次效率等性能。 在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中已经成熟的石墨负极在钠电池中难以适 用,这是由于其片层间距仅为 0.3354 纳米,而钠离子原子半径比锂离子大 35%以 上,无法与石墨形成热稳定的插层化合物,使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另外,研究 表明钠离子-石
2024年7月2日 · 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和钠离子电池的兴起, 硬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负极材料, 受到了广泛关注。硬碳来源丰富, 价格便宜, 具有比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更高的储锂容量和优秀的倍率性能, 并且是最高有商业化潜质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然而, 硬碳普遍存在电池首周库
2023年2月7日 · 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和电子的载体,起着能量的储存与释放的用途,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 负极材料主要影响锂电池的首次效率、循环性能、倍率(快充)等。 在电池成本中,负极材料约占了5%-15%,近些年占成本比重相对下降,主要原因是正极材料价格高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随着技术水平不断进步的步伐以及产能不断扩大,石墨的
对我们的先进光伏储能解决方案感兴趣吗?请致电或发消息给我们以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