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6日 · 为了解决传统太阳能电池的难题,业界开发了一种用于收集太阳能的新型有机半导体——非富勒烯受体(NFA),这种材料在提高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方面表现优秀,用NFA制成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可接近20%。
2019年10月16日 · 通过对电化学活性物质的理性筛选和综合电化学研究,该能源系统基于温差原电池原理可获得高达-1.8 mV K-1的塞贝克系数。 即使在35℃的低温梯度下,也可以获得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1.23%和11.9%相对卡诺效率)。
2024年12月9日 · 山东和云南的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全方位天候"发电的太阳能电池。 纳米研究领域的知名期刊《美国化学会·纳米》和《纳米能源》杂志近日刊登文章,报道了中国海洋大学唐群委教授团队联合云南师范大学杨培志教授团队的这一研发成果。
2019年10月10日 · 基于温差原电池原理,余桂华教授的团队开创性地设计了光驱动的再生电化学循环,通过系统的活性分子筛选与电化学研究,该能源系统实现了高达-1.8 mV/K的塞贝克系数和500圈充放电循环之后98%的容量保持,同时活性物质全方位部来自于资源丰富型材料,且不
2021年4月24日 · 太阳光电化学电池(PEC)经光线照射后,若光的能量大于其本身的电子能隙,就能将其价带中受到束缚的电子,激发到传导带,进而将吸收到的太阳光转换为电能,此外,太阳光电化学电池还能透过太阳辐射笔直分析水制氢,其特性使太阳能可在智能
2023年5月31日 · 太阳能驱动的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CO2R)可直接利用阳光、水和CO2生产碳基燃料,在存储可变可再生能源方面展示出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其中一种极具前途的策略是开发将光能转换为化学能的集成太阳能燃料CO2R装置,称为光电化学(PEC)CO2R电池。
2023年3月17日 · 我国科学家研发"全方位天候"发电的太阳能电池,山东和云南的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全方位天候发电的太阳能电池。 纳米研究领域的知名期刊《美国化学会 纳米》和《纳米能源》杂志近日刊登文章,报道了中国海洋大学唐群委...,国际光伏网
在-25℃、0℃和60℃的全方位气候条件下测试中,Na2+2δFe2-δ(SO4)3/C复合正极材料表现出优秀的电化学性能:在1C倍率下经过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超过90%,在2C倍率下2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超过95%。 此外,基于Na2+2δFe2-δ (SO4)3/C复合正极和硬碳(HC)负极组装的全方位电池展现出优秀的倍率性能与长循环稳定性,进一步证明了其在商业规模储能应用中的巨大潜力。
2024年11月3日 · 由纳米级颗粒构成的NiNb₂O₆纤维被开发作为一种全方位天候负极材料,具有优秀的综合储锂性能。 这种新型NiNb₂O₆材料展现出高电子导电性、高锂离子扩散系数,从而在全方位温度范围内实现了高可逆容量和优秀的倍率性能。
对我们的先进光伏储能解决方案感兴趣吗?请致电或发消息给我们以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