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天之前 · 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产业链 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产业链中,上游主要为石墨、硅、钛、沥青、碳酸锂等原材料以及流化床、回转炉等设备;中游则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生产;下游则应用于动力锂电池、3C消费锂电池和储能锂电池三大领域。
2023年10月27日 ·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规模约为308.3亿元,同比增长33.46%。
2024年2月13日 · 近日,研究机构 EVTank 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 2 02 4 年)》。白皮书数据显示,2023 年全方位球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 181.8 万吨,同比增长 16.8%,其中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 171.1 万吨,全方位球占比进一步提升至 94.1
2023年10月19日 ·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中国锂电负极材料产量TOP10企业包括贝特瑞、宁波杉杉、璞泰来、广东凯金、中科电气、尚太科技、翔丰华
2022年7月17日 · 目前高档的石墨已经在360 mAh/g左右,也就是1GWh对应751-817吨的负极材料需求;根据 贝特瑞 官网,除了快充软包电池外(比容量只有162mAh/g),其他的都在345mAh/g以上,345mAh/g比容产品,1GWh对应的石墨需求为784-853吨。 这个数据跟前面的有较大的区别(我还没有仔细研究负极,了解得还有所不足,以后有机会再补充)。 在负极材料
2023年2月2日 · 白皮书数据显示,2022年全方位球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155.6万吨,同比增长71.9%,其中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同比增长84.0%达到143.3万吨,同比增速创历史新高。 EVTank数据显示,中国企业负极材料出货量全方位球占比继续提升,2022年已经超过90%。
2021年5月17日 · 负极材料是锂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应用最高广的负极材料仍然是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两大类。 2020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36.5万吨,其中人造石墨占比达到84%,天然石墨占比16%。
2021年8月30日 · 2020年,全方位球锂电池负极材料需求达57.9万吨,同比增长77.6%。 从中国的锂电池负极材料需求来看,2016-2020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需求占比始终维持在60%以上,2020年,中国锂电池极材料市场需求为36.5万吨,在全方位球占比达63%。
2024年2月2日 · 近日,研究机构 EVTank 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 2 02 4 年)》。白皮书数据显示,2023 年全方位球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 181.8 万吨,同比增长 16.8%,其中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 171.1 万吨,全方位球占比进一步提升至 94.1
2023年2月1日 · 锂电池负极材料主要分为碳材料和非碳材料。 碳材料包括:石墨类、无定形碳等。 目前锂离子电池中应用较多的是石墨类负极材料,比如人造石墨、天然石墨。
对我们的先进光伏储能解决方案感兴趣吗?请致电或发消息给我们以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