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储说14丨突破锂电池能量瓶颈,硅碳负极材料在艰难突破 ...

2024年3月14日 · 2022年底,美国Group 14公司采用低生产成本的多孔碳作为骨架,通过气相沉积将纳米硅储存在多孔碳空隙中,利用多孔碳内部多余空隙缓冲硅嵌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推出新一代气相沉积硅碳新材料。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课题组

2024年9月4日 ·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张涛研究员和孙壮副研究员,采用"微刻碳"技术制备了一种具有丰富锂官能团的多孔石墨基体,将其与纳米硅复合,合成出一种可在空气环境下稳定保存的富锂硅碳负极材料。

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片和电化学储能装置与流程

2024年8月22日 · 因此,将本发明的硅碳负极材料用于电化学储能装置中,能够有效降低电化学储能装置在高温环境下的产气量,使得电化学储能装置在高温环境下储存或使用的安全方位性更高。

基于生物质改性的硅碳负极的制备及储能应用研究

选用不同聚合物(壳聚糖、海藻酸钠、聚偏氟乙烯)作为炭前驱体,与纳米硅进行混合涂覆热解制备得到硅碳负极,探究了不同碳源对硅负极性能的影响。

数字储能

2017年2月20日 · 中国储能网讯:随着新能源汽车在实际应用中对续航里程要求的不断提高,目前的材料体系明显已无法满足现实需求,研发新型高能量高性能材料迫在眉睫。目前,硅基材料已成为电池企业和锂电材料商改善负极的最高优先选择。现状是发展大部分材料商都展开了对硅碳复合材料做负极材料的研究和

回转炉及CVD制备硅碳负极材料工艺路线介绍

4 天之前 · CVD硅碳负极路线,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在接孔碳里面用硅烷做化学气象沉积,即将硅材料嵌入碳材料中,形成硅碳复材料,可以有效减少体积膨胀。 欢迎大家申请加入硅碳负极微信群。

综述|包覆结构硅碳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2023年2月26日 · 本文简单讲解了硅负极储锂机理, 并从结构设计角度介绍了碳包覆硅的单层核壳结构,多层核壳结构及夹层结构、嵌入结构。 与石墨的嵌入式储锂不同,硅负极是以合金化的方式储存 Li,这使得硅获得了 4200mAh/g 的高理论比容量。 在室温下,硅负极材料提供容量的主要物质是 Li15Si4。 在首次嵌锂时,Li 先与硅颗粒外层 的 Si 原子形成 LixSi。 随着 Li 的迁移,硅

学术干货∣关于锂电池硅碳负极材料,你不得不知的事儿 – 材料牛

2017年3月8日 · 纳米硅碳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高储锂容量(其室温理论容量高达3580m∙Ah/g,远超石墨(372 m∙Ah/g))、良好电子通道、较小应变及促使SEI膜稳定生长的环境。基于上述优点,该材料有望取代石墨成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高容量硅碳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2016年6月1日 · 因此,硅碳复合材料有望替代石墨成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负极。 本文简要介绍了纳米先导专项硅负极研究团队在纳米硅碳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研究进展

2023年12月6日 · 本文综述了硅基负极的工作原理以及面临的问题挑战,重点从硅基负极的 结构设计与改性、粘结剂的开发以及电解液添加剂三个方面对硅基负极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并对其今后的发展

告诉我们您的需求

希望您能联系我们

对我们的先进光伏储能解决方案感兴趣吗?请致电或发消息给我们以获取更多信息。

  • 中国北京市昌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