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0日 · 具有高安全方位性的固态锂离子电池是令人鼓舞的下一代可充电化学储能装置。然而,固态电解质的低Li+电导率和固-固界面的不稳定性是阻碍其实用性的关键问题。 武汉理工大
2015年3月26日 · 本文综述了纳米Π亚微米核壳结构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制备方法、电化学性能和结构稳定性 等方面的最高新研究进展,评述了该类材料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商业化的锂
2018年5月7日 · 核–壳(Yolk-shell)纳米结构具有特殊的缓冲空间,大表面积和短扩散距离等特点,可有效避免负极材料的体积膨胀和团聚问题,因此在增强储锂或储钠性能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结果表明对于单层核壳结构应使用更软的包覆层材料; 而双层核壳结构中优化的材料布置方案为内软外硬, 对双层核壳结构的硬度分析表明, 内层材料的杨氏模量应低于10 GPa, 而外层材料的应不高于70 GPa.
2023年2月19日 · 这种双亲性的溶剂能调控电解液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弱溶剂化结构,不仅大幅提高了电解液的离子电导率,降低了脱溶剂化能,而且能在锂金属负极表面构筑一层稳定的SEI膜,在室温以及超低温(−40 °C)条件下Li|
2023年2月8日 · 已有锂电池 回收技术提取锂、镍、钴、锰等金属后的末端废渣仍残留有一定量的过渡金属,若不加以处理处置直接丢弃到环境中会造成重金属的环境污染风险。本研究提出了一种以锂电池回收的末端废渣与三聚氰胺固体粉末混合后热解制备具有核
2018年8月22日 · 图1 锂离子电池具有阻燃特性的"智能"电纺隔膜示意图。(A)自支撑隔膜由具有核-壳结构的微纤维组成,其中阻燃剂是核心,聚合物是壳。(B)在热触发时,聚合物壳将熔化,然后包封的阻燃剂将释放到电解质中,从而有效地抑制电解质的点燃和燃烧。
2019年1月14日 · 硫化钴/二硫化钼核壳结构的锂电池 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水热法制备纯相硫化钴co1-xs粉末:将10-800毫克的六水合硝酸钴、20-500毫克的硫脲、10-100毫克酒石酸钾钠分散到10-80毫升去离子水
2023年8月22日 · 在核壳材料中,富镍的高容量核被一个容量较低但更稳定的壳保护。虽然这不是一个全方位新的的概念,但具有富镍核和含锰壳的核-壳结构可以缓解富镍材料较差的循环性能。然而,壳的各项参数对核壳材料性能的影响还有待探究。
合肥工业大学 张传玲,U1930112,一维MOFs衍生核壳结构锂电池阳极材料的可控构筑、性能及机理研究,A31.NSFC-中物院联合基金,本项目拟以高性能一维金属-有机框架(MOF)衍生锂电池阳极材料的结构设计和可控制备为导向,通过调控材料的结构和组分
2023年4月6日 · 本研究提出一种以锂电池回收的末端废渣为原料,与三聚氰胺固体粉末混合后热解的方法,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高性能催化剂,用于催化过硫酸盐氧化剂氧化去除有机污染
2024年5月29日 · 8.一种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超细纳米颗粒修饰的椭球状核壳结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纳米颗粒修饰的椭球状核壳结构材料为单质硫为壳,二氧化锡超细纳米颗粒附着于椭球状三氧化二铁的表面,作为核。9.一种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利用
2018年10月30日 · 随后在核-壳结构纤维的固化过程中加入炭黑颗粒,提高材料的整体电子电导率。 其中,纤维素外壳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不会阻碍电化学反应过程中锂离子的迁移,同时,纤维素外壳的高韧性能够承受住循环过程中正极体积的变化,也可以抑制多硫的穿梭效应。
2023年5月31日 · 制备方式是利用锂盐的低温溶解性,通过球磨锂盐溶液与固态电解质融合后,溶剂蒸发再结晶固化的方式在正极材料的表面形成稳固均匀的包覆层。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低
2023年4月20日 · 随着锂离子在高温锂化反应过程中逐渐进入核壳前体,相互扩散富锰壳层和富镍核之间界面的元素相继发生。 这种热驱动的原子相互扩散可以形成厚度可控的"富锂富锰"壳层,从而确保层状"富锂富镍"核在长期循环过程中具有优秀的结构可逆性。
2022年8月14日 · 本综述从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设计种类、结构材料在提高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方位性方面的作用机理等方面,对应用于两种电池的核壳结构材料的
2023年3月8日 · 近日,清华大学魏飞研究团队与常州硅源新能材料有限公司研发团队 合作基于强碱与内核SiO x 而不与外壳C的反应特征,提出了碱溶法定量化评价核壳结构SiO x @C负极材料的包覆完整度并引入了碱溶度α作为衡量包覆完整
2018年12月13日 · 其它核壳结构 相较于中空核壳结构与蛋黄蛋壳结构,需要考虑缓冲空间的规整性,多孔Si核壳结构的制备合成更为简便。 在多孔Si核壳结构中采用多孔结构的硅材料为核,合适的孔结构能有效的缓解Si的体积效应,从而维持结构的稳定性,提高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2019年4月17日 · 3 核-壳纳米结构与LIBs电化学性能 Zhang等人成功合成了具有15-35nm可调壳的Sn@C核壳结构纳米盒以调整空隙空间。紧贴在纳米盒C壳上的Sn球核提供了空隙空间和核壳之间的较大的接触面积。由于接触面积较大,自然接触可提供较高的电子和离子传输途径。
2023年3月8日 · 基于清华大学魏飞团队硅碳负极技术成立常州硅源新能材料有限公司(简称"硅源新能"),专利包括解决影响新一代锂电池循环寿命的关键发明,以及大规模生产高质量锂电池电极材料的方式与方法,入选2020年中关村论坛;基于清华大学的专利技术,硅源新能
2018年8月22日 · 图1 锂离子电池具有阻燃特性的"智能"电纺隔膜示意图。(A)自支撑隔膜由具有核-壳结构的微纤维组成,其中阻燃剂是核心,聚合物是壳。(B)在热触发时,聚合物壳将熔化,然后包封的阻燃剂将释放到电解质中,从而有效地抑制电解质的点燃和燃烧。
2023年3月8日 · 近日,清华大学魏飞研究团队与常州硅源新能材料有限公司研发团队合作基于强碱与内核SiOx而不与外壳C的反应特征,提出了碱溶法定量化评价核壳结构SiOx@C负极材料的包覆完整度并引入了碱溶度α作为衡量包覆完整度
2019年4月17日 · 核–壳(Yolk-shell)纳米结构具有特殊的缓冲空间,大表面积和短扩散距离等特点,可有效避免负极材料的体积膨胀和团聚问题,因此在增强储锂或储钠性能方面具有很好的
2014年3月28日 · TEM结果表明LiFeBO 3球形颗粒被纳米碳纤维网很好地覆盖,并形成多层核-壳结构。通过C / S分析确定碳含量为6.50%。 将制备的LiFeBO 3 -LiFeO 2 / C礼物196.5毫安g的初始放电容量-1以10mA克的电流密度-1 1.5和4.5 V之间,并且它可以提供的136.1毫安g的
2015年3月26日 · 核壳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如单分散性、稳定 性、自组装、可调控以及涉及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 的能力,因此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Π亚微米材料在催 化、分离、微电子以及生物工程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 泛应用。 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比能量高
2021年11月3日 · 一种蒲公英状核壳结构硅 ‑ 草酸亚铁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蒲公英状核壳结构硅 ‑ 草酸亚铁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全方位球能源危机让人们对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引发密切的关注,如何高效的转换利用清洁能源
2022年1月12日 · 1 月 10 日,南京电动车的锂电池发生爆炸,钢壳的 18650 电池如子弹般飞射出来,让业界对钢壳的锂电池 产生了众多疑虑。软包电池则易破损而安全方位性能差,也备受争议。 目前,主要以塑料外壳硬包为主,由于玻纤增强 PP
对我们的先进光伏储能解决方案感兴趣吗?请致电或发消息给我们以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