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9日 · 近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努力于提高铅基 (PbZrO 3)、钛基 ( (Bi 0.5 Na 0.5)TiO 3 和 BaTiO 3) 和铁基 (BiFeO 3) 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储能性能。 然而,铌酸钠作为研究最高广泛的无铅反铁电材料之一,铌酸钠基多层陶瓷电容器的研究却鲜有报道。
2019年11月15日 · 该团队还通过弛豫调控策略设计了一种新型BNT基介电储能陶瓷材料,储能密度和储能效率分别提高至3.08 J/cm3和81.4%。 其设计思路是在BNT基体中引入Sr0.85Bi0.1 0.1TiO3(代表A位空位)及NaNbO3,通过引入A位空位及离子取代产生的应力失配和电荷不平衡形成局域随机场,打破BNT基体中偶极子的长程有序结构,形成弱耦合极性纳米微区,有利于
2024年12月9日 · 储能 是可再生能源普及应用的关键核心技术,是推动我国能源革命、优化能源结构、建立"清洁、低碳、安全方位、高效"能源体系,保障"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技术。面向国家战略的重大需求,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
2017年6月27日 · 6月19日,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李敬锋教授课题组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Lead-Free Antiferroelectric Silver Niobate Tantalate with High Energy Storage Performance"的研究论文,报道了该课题组在铁电陶瓷储能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
2022年5月28日 ·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与同济大学合作,利用铁电畴和能带工程的协同优化策略,有效提高了NaNbO3基无铅储能陶瓷的综合性能。 通过在NaNbO3基体的A位引入异价Bi3+离子、在B位引入Ta5+离子,获得了具有纯钙钛矿结构的Na0.7Bi0.1Nb1-xTaxO3 (NBNTx)无铅储能陶瓷。 陶瓷中所形成的A、B位离子无序和A位离子空位,引起局域无规
2021年11月22日 · 工业级脉冲储能多层瓷介电容器 (MLCC)是现阶段国内研制和生产电子启动装置的重要元器件, 针对国内主要有机薄膜电容器尺寸大、寿命短、可信赖性较低的不足, 本研究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 制备了SrTiO 3 和CaTiO 3 基的脉冲储能介质陶瓷材料, 研究了微量助烧剂掺杂, 以及Sr 2+ /Ca 2+ 相互掺杂对陶瓷材料的介电性能的影响, 并进一步制备和研究了以 (Sr,Ca)TiO 3 为基
2024年4月29日 · 储能技术研究部测试中心成立于2004年,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04组,是国家能源局液流电池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国际电器工业委员会液流电池技术联合工作组(IEC/TC21 JWG7)的主要成员单位、科技部863项目
2020年6月8日 ·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环保型储能材料与器件成为当前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由于陶瓷电介质电容器具有充放电速度快、功率密度高、使用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等优秀的特点,在高功率脉冲体系中拥有广阔的
对我们的先进光伏储能解决方案感兴趣吗?请致电或发消息给我们以获取更多信息。